

最近醫美界有一個很夯的話題,叫作「饅化」,意思就是臉打完微整後,愈來愈腫,腫得像「饅頭」一樣,愈來愈不自然。 小心錯誤選錯治療方式變成「饅化臉」! 饅化臉是指因為過度填充或錯誤層次注射等原因,導致面部失去自然的立體感與動態,呈現浮腫、僵硬的外觀。
饅化(Overfilled syndrome,過度填充症候群)是指過度或不當注射填充物引起的面部異常狀況,臉部高光處被大面積填平,常見特徵有:額頭過凸、顴骨高聳、蘋果肌飽滿、嘴唇像香腸嘴、巫婆下巴等,臉部充氣感過重、過於腫脹、輪廓不自然等狀況。
〈1〉過度注射:過量的玻尿酸或其他填充物會造成面部皮膚和組織的過度膨脹,失去原本的自然輪廓。 〈2〉不當技術:缺乏經驗的醫師可能在注射時未能精確控制劑量和位置,導致填充物分布不均。 〈3〉頻繁注射:過於頻繁的注射會累積填充物,無法隨著時間被完全吸收和代謝,逐漸導致臉部不自然的膨脹。
其實「老化下垂導致的凹陷」,不應僅針對單一凹陷問題,而是需要綜合考量「凹陷、鬆弛、下垂」等多重老化症狀,需要的是先「復位下垂組織」,而不是填補,必須先改善下垂,才能「適量」填充,不應該是哪裡凹就隨意填補,甚至填補過頭。 年輕化三原則治療,強調「下垂的先上提」、再來才是「多的去除」、「凹的填補」。
填充物的「注射層次」最關鍵。人體的皮膚有非常多層,如果因為醫師的經驗或知識不足,因而填錯層次,再高品質的填充劑都會產生有臉部浮腫、不協調的慘況。
因「過度填充」而產生的饅化,全面處理:『減法+拉提』 ★ 玻尿酸填充→以降解技術「減法」為主!如果是因為過度注射玻尿酸而出現浮腫、塑膠感、肉垂或人工突兀感,會使用降解技術,逐步溶解多餘的填充物,避免影響面部自然輪廓。 ★ 膠原蛋白增生劑→復位深層組織(深層脂肪墊)此類填充物則建議使用「耳廓短痕三層次緊顏拉皮」先從根本解決問題。強調「由深至淺層治療」,從深層脂肪墊、筋膜室,中層筋膜層,到淺層表皮,各層次治療達到全面性的上提、緊緻。才能有效「復位」面部結構,減少過度填充帶來的下垂問題。 ★ 自體脂肪填充→若不想手術,若為自體脂肪過度填充造成的饅化現象,建議使用音波機器,具有消脂和拉提效果的儀器來對症下藥。
想要清除小針美容的填充物,並不容易! 由於矽膠異物會滲入組織,包覆神經血管,清除手術技術難度門檻極高,需要一邊避開血管和神經,一邊進行清理。針對「小針美容」,如果因錯誤的判斷,胡亂填充不知名的異物,很可能原本只有嘴邊肉的問題,結果最後變成又大又腫的「饅化臉」,花了錢卻沒有解決問題,反而得不償失。 推薦使用「耳廓短痕三層次緊顏拉皮」,可處理皮膚皮下脂肪、到筋膜至膜深層,由深層自淺層一步步上提復位深層組織(深層脂肪墊),把不需要的清除,同時再把它重新收緊,徹底根治「老化下垂的凹陷」,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※本文案/照片經當事人同意刊登,僅供了解相關醫療知識與療程進行所需相關衛生教育,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醫療風險,並非每個人皆適合且實際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請與醫師評估診斷後再決定進行療程與否。